LED照明依然是朝陽產業:近年來隨著中國照明行業快速發展,尤其在電商的興起、“互聯網+”的推進、國內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照明產業內部的自身結構調整等多重 因素影響下,整個照明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在這種狀態下,我國的照明產業仍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態勢,內銷和出口形勢喜人,取得了不俗的成績,LED照明依然是個朝陽行業。
品牌細分進入精根細作階段:進入2016年,照明企業不斷在家裝公司、連鎖超市、體育照明等專業細分渠道進行開拓,品牌集中度、指定采購率日益增加,品牌影響力逐年上升,這些都是 照明品牌市場運作日漸成熟的重要標志。此外,眾LED企業開始在更為廣泛的領域與相關行業展開品牌合作,品牌細分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領域細分更顯專業化:以市場為導向,順應市場需求、樹立品牌效應、深入市場是目前眾多照明領域競相爭奪的突破口。據了解,2015年LED照明產業規模達4500億元,市場 進入“精耕細作”階段。未來的競爭,不再單單是產品的競爭,更是細分市場的競爭,品牌的競爭。據業內人士預測,未來三年里,行業內的LED戶外照明將會成 為LED照明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2015年戶外照明中國LED市場規模更接近150億元,前景相當廣闊可期。隨著照明 行業的不斷發展,很多照明企業也認識到,行業的競爭,已由產品競爭、價格競爭發展到了品牌競爭。照明企業打造品牌的重要性在業界已經形成共識,市場競爭程 度加劇,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結合自身的優勢,尋找和開拓合適的細分市場,才能更好地謀得出路。因此,細分市場應該由專業化、有實力、有產品追求的企業主 導,他們對市場定位準確、對產品品質更有追求、對品牌建設更有想法。尤其是新興LED照明企業,需要根據自身資源優勢,找到適合的細分市場渠道,在細分領 域再下一番工夫。
國內市場品牌現狀:我國照明行業很長一段時間一直處于國際品牌獨大的競爭現狀,飛利浦、歐司朗、GE等國際巨頭依托高端的國際品牌形象幾乎覆蓋了照明的全品類線,而隨之國內能與之抗衡的只有雷士、歐普照明、勤上光電、三雄極光等為代表的品類品牌。國內真正意義上的行業品牌嚴重缺失。
大眾品牌嶄露頭角:有專業人士提出,以前照明行業社會關注度不高,業內長期以來存在大量無品牌意識、無品牌產品、無品牌企業,行業品牌競爭處于粗放型、同質化、低效益階段,照明企業品牌建立不起來,無法形成品牌效應,無法享受品牌溢價,只能集體陷入價格戰怪圈。顯然行業品牌急需從業內人士知曉的行業品牌向廣大普通消費者認可的大眾品牌過渡,這是照明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
現在,我國照明行業的品牌正處在由行業品牌向大眾品牌轉換的階段。隨 著照明行業的不斷發展,照明企業打造品牌的重要性在業界已經形成共識,照明企業也認識到,照明行業的競爭,已由產品競爭、價格競爭發展到了品牌競爭。一般而言,企業能否提出更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成為大眾品牌,就是能否獲得再次升級的關鍵。因此,品類整合、大眾品牌塑造將成為國內品類領軍企業行業品牌打造的必然之路。